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生活 > 心理 > 泰戈尔的太阳与乌云读后感

泰戈尔的太阳与乌云读后感

推荐人: 来源: 摩登社 阅读: 2.58W 次
泰戈尔的太阳与乌云读后感

《乌云与太阳》的情节一波三折,其中的人物,总让我们一眼难以看透。其内容讲了绍什普松获得了文学硕士与法学学士学位,却什么工作也没有,是个只知道埋在纸堆里的书呆子。他到乡下照看家产,连村民们也经常“欺压、讥笑和谴责”他。农民把地主欺负得不敢露面,在那个年代还真是罕见,大家一定觉得绍什普松非常无能、怯懦。

而在小说的第三部分,地主霍罗库马尔想让绍什普松帮忙控告几个不听话的佃户,却被他从容坚定地说了几句刺耳的话拒绝了。可见绍什普松是颇有胸襟和正义感的,非但没有把农民对他的欺负放在心上,还为了维护农民的利益而得罪霍罗库马尔。这让读者对绍什普松产生了一些兴趣之余,也让我们对后来和他有关的三起诉讼案,觉得有些合情合理。

三起案件发生时,作家对绍什普松的心理和行为做了细腻的描绘。绍什普松听到霍罗库马尔被县官羞辱的消息,“全身的热血都沸腾了”,在他准备和副县长打官司时,试图用语言的力量使那些高傲的英国佬在全世界面前感到羞愧和悔改。

此时,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绍什普松,有着满腔正义和热情。当绍什普松目睹英国商人开枪击沉帆船,视人命如儿戏时,他“心中的热血翻滚”。但殖民统治时期印度司法的实质是: 它“权衡着各种意见”之后,“才会冷漠地实施惩罚”,这就是作恶多端的人无法得到报应的原因。刽子手逍遥法外,激起了绍什普松“印度人的脾气”。当看到警察局长破坏船夫的渔网,又乱抓无辜百姓时,绍什普松质问局长,被辱骂后,他那“印度人的脾气”彻底爆发出来。对法律全然失望的绍什普松已想不到更好的方法,只得扑向警察局长,发了疯一样,痛打那位大人。残酷的现实一次次打击着绍什普松,这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甚至有些怕事的读书人,离开书案,刚接触到社会,看到农民那样悲惨,统治者如此残暴,他被惊醒了,他抑制不住心中的愤怒,那爱与憎的感情就像潮水般地喷涌出来。这个无道的社会,把一个与世无争的读书人,逼成了一个诉诸暴力的人。

因此泰戈尔《乌云与太阳》中,绍什普松所代表的正义与反抗精神,就是泰戈尔心中的“太阳”。

但绍什普松的对手是强大的英国殖民者,他的反抗无异于以卵击石。而作者要告诉人们的是,这时的“太阳”,光芒还很微弱,时常会被乌云遮蔽,但只要能撕破云层的一角,投射大地一束光亮,这个民族就有了光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