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生活 > 心理 > 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推荐人: 来源: 摩登社 阅读: 2.41W 次
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北魏孝文帝即位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锐意改革,其背景是经济上:北魏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民族矛盾尖锐。租调徭役极为繁重。

政治上:北魏崛起并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社会矛盾尖锐。政治黑暗。北魏官吏靠贪污和搜刮来维 持自己的奢侈生活。

文化上:民族融合趋势出现。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2、北方少数民族多已从事农业生产。3、北方出现了大量无主荒地。4、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的建议,进行改革。

改革内容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

2、推行均田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

3、设立三长制: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4、推行新的租调制:与均田制相适应,保证税收。

5、迁都洛阳。

6、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改革意义

1、进一步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3、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分裂局面。当时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这次改革进一步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1背景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2、北方少数民族多已从事农业生产。

3、北方出现了大量无主荒地。

4、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的建议,进行改革。

内容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

2、推行均田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

3、设立三长制: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4、推行新的租调制:与均田制相适应,保证税收。

5、迁都洛阳。

6、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出现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的趋势。北方各族人民在共同的生活、生产与反抗压迫和剥削的斗争中,加强了联系和友谊。面对这种民族融合的趋势,北魏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地主的建议,实行了政革。

458年,北魏孝文帝为了保证封建政府的财产收入,颁布了均田令:把政府撑握的土地进行分配,丁男、丁女授露田,丁男另授桑田。不宜种桑田的地方,丁男、丁女可授麻田。受田农民一夫一妇每年向政府交租(粟)调(帛或布),丁男必须服徭役和兵役。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又实行了汉化政策:命令鲜卑族改汉姓,穿汉服,学汉语,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政治制度。

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北方农民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垦田面积增加,北方经济恢复发展。同时加速了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2、北方少数民族多已从事农业生产。3、北方出现了大量无主荒地。4、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的建议,进行改革。

1背景

1,经济上:北魏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民族矛盾尖锐。租调徭役极为繁重。

2,政治上:北魏崛起并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社会矛盾尖锐。政治黑暗。北魏官吏靠贪污和搜刮来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

3,文化上:民族融合趋势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