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生活 > 心理 > 点绛唇·赋登楼的作曲背景

点绛唇·赋登楼的作曲背景

推荐人: 来源: 摩登社 阅读: 1.48W 次
点绛唇·赋登楼的作曲背景

点绛唇・赋登楼》的作者是宋朝词人王灼,他生于北宋末年,卒于南宋初年,出生在四川遂宁一个穷苦的家庭,虽然有着渊博的学识,可是却没有考取任何功名,一生都没能进入官场,生活相当困难,晚年后回到故乡专心著述,后成为宋朝有名的学者。靖康之变后,王灼有感于国家的衰落,统治阶级的腐败,便通过写词来抒发自身心中的愤慨和忧愁,所以说《点绛唇・赋登楼》其实就是一首关于爱国的诗文。而作曲家黄自生活在20世纪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其创作背景与词人王灼的创作背景非常相似,将爱国情怀融入作品中,抒发自身的忧国之心、爱国之情。

关于《点绛唇・赋登楼》的词语含义与旬式结构方面的分析

《点绛唇・赋登楼》全文用春天点题,众所周知,希望、温暖就是春天的代名词,作者通过描写春天生机蓬勃的景象反映出自身对国土的热爱和留恋,而“问春无语”则点出了作者心中对国家的忧愁。《点绛唇・赋登楼》中的词牌名就是“点绛唇”,这首宋词在写作方面以传统的双调为主,在整体结构上也是宋词特有的风格,即上下片,上片有四句,共20字,押三仄韵下片则有五句,共21字,押四仄韵。《点绛唇・赋登楼》这首宋词中,在韵脚处作者精心选用了上声去声通押的形式,就是指在仄声韵词中,其韵脚处的上声和去声是可以进行通押的,而入声则需独成一类,不可和上声或者去声进行混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