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生活 > 心理 > 英国人的祖先是谁

英国人的祖先是谁

推荐人: 来源: 摩登社 阅读: 1.75W 次
英国人的祖先是谁

英国人的祖先是:盎格鲁·撒克逊人。

盎格鲁和撒克逊人都是古代日耳曼人的部落分支,原居北欧日德兰半岛、丹麦诸岛和德国西北沿海一带,公元5世纪至6世纪开始移居大不列颠岛,在此后三四百年间,两部落才融合为盎格鲁·撒克逊人。

杜钢建为何说"英国人的祖先,英国人、英语或许都源于大湘西"

史海观复

前不久,在古望国遗址光明村望乘庄园举办了"古望国与印第安文化产业园专家研讨会",在这个会议上再次论证了英汉同源的说法。

英汉同源就是英国人和英语的渊源都在英国。这一说法早在杜钢建提出的时候就引起了广泛讨论。

杜钢建的这一论点有他自己的论据,他说:"中国历史上就有个英国,距今约有5000年的历史,它的名字起源于《山海经》中一个叫英山的地方。"

于是,他认为在英山生活的古中国人就是今天英国人的祖先,英国人、英语或许都源于大湘西。

英汉同源的依据

2017年,杜钢建出版了《文明源头与大同世界》一书,里面的内容让人吃惊,这本书颠覆了人们对古代历史、文明和世界的认知。

在这边书中,直接指出华夏文明是世界文明的源头,根据杜钢建的说法,他认为早在先夏时期,皋陶的后代被分封到英山,也就是今天的湖北英县,这就是英国人的起源。

在上个世纪,国际比较语言学界的学者就已经在研究英汉同源的问题。

如今,杜钢建根据史书《山海经》《史记》的相关记载,论证了英国人的祖先皋陶和伯益均在大湘西地区辅助禹王在今张家界崇山开启了夏朝。

因为古桂国、古苍梧国、还是古吴国等,在古代它们的政治中心都是在现在的湖南辖区,所以杜钢建用大湘西这个概念来概括。

文字是文明的重要因素,根据考古证明,中国的文字已经有万年以上的历史,尤其是古彝族文字,至今还在使用。

在古英国人的迁徙中,他们丢了文字只留下口语,为了便于书写,他们不得不借鉴彝族的古方言,用字母拼音,标注口语。

值得一提的是,广西平果县甘桑遗址的发现,杜建钢通过研究甘桑石刻证明了,无论是腓尼基文还是希腊文等等,它们的源头都是夏朝的文字。

人类最早的文字是绳索文字,而绳索文字的发明就是在大湘西地区。从文字这个方面追溯,英汉同源有理有据。

文字的影响之后是政治的影响,在《隋书·西域传》中就有记载,苏毗人继承了上古湘西双女王治理的传统,在苏毗国中,一人为女王,一人为小女王,共主国政。

随着时代的变迁,苏毗人移居到了欧洲,其女王制度直接影响英国女王制度的形成。除此之外,苏毗人的双王制度也影响了罗马等国家的双执政官制度。

在中国古代的英国人向西迁徙途中,也将城市建筑技术带到了欧洲。人类建筑的第一座城市是伊甸园的东边诺德之地,根据杜钢建的研究表明,伊甸园就在大湘西地区。

说到西方的"工匠历史",无论是从《圣经》《古兰经》,还是根据希伯莱文的经文,西方民族的历史也只能追溯到距今7000年左右.

那么它之前的历史为何是模糊不清的呢杜建钢表示因为这些民族都是从中国迁徙过去的,文字记载有限。

而中国的工匠史却可以清晰地追溯到上万年,从穴居到巢居,从伏羲氏渔猎工具的发明到神农氏农具的发明,再到6000年前黄帝时期城市的筑造等,历史脉络十分清晰。杜钢建从这个方面详细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从法典方面来研究,中国古代英国人的祖先皋陶与其前辈伯夷父都在大湘西地区从事法典编制工作。根据杜钢建的研究发现,伯夷父的法典继承了黄帝朝法典。

在古英国人的迁徙途中,伯夷父法典被带到了巴比伦和埃及,换句话说,巴比伦法典和埃及法典都受到了华夏法典的影响。

这些都不是空穴来风的说辞,而是有着文字记载的,比如古罗马凯撒的《高卢战记》、阿庇安的《罗马史》、古代阿拉伯历史学家马苏提的《黄金草原》等著作中都有英国人的风俗习惯和法律文化的变化。

苏毗人迁徙到欧洲后,苏毗文化对不列颠文化、古罗马文化、日耳曼文化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文字语言和各种文化方面都可以证明英汉同源,那么人种方面该怎么解释呢英国人和中国人最明显的差别就是肤色,属于不同人种。

对此,杜钢建给出了一个解释,他说:"夏商周,都是白人政权"。这个言论直接推翻了历史课本上那些黄皮肤黑头发的大禹、诸子百家等画像,这与我们从小学习的历史简直是背道而行。

"战狼学者"

杜钢建把湘西地区重新定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也是华夏人创造的,人们都把他与那些夸张性抬高中国文明地位的学者称为"战狼学者"。

"大同思想网"创始人枕戈曾这样说道:"中国学者不仅要做战狼,更要做雄狮。"

不得不说,这种带有夸张性的语言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只要有关注度就会有知名度,在这个方面,他们也算成功了。

为了重塑世界历史,这些战狼学者们频繁成立座谈会,比如"中国国际前沿教育高峰论坛"和"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促进会",促进会秘书长翟桂鋆还曾用十分幽默的字眼重新解释了英汉同源。

"商铺"的英语发音基本就是汉语"商铺"的发音,"黄色"是秋天落叶的颜色,英语发音是"叶落"……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

当这些言论被媒体报道出来的时候,不但没有得到尊重,反而全是无情的批评声。在很大程度上,人们都不会接受"大湘西起源说",毕竟这与历史常识相悖。

"战狼学者"仍旧存在,那么该怎么看待这一群体呢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言论是一种夸大性的自我肯定。

从大的背景去解释,那就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赶超各大国,国人的自信感也因此提高,在文化方面也是。

时间倒退几十年,那时候的国人为了生存埋头苦干,谁会有时间去欣赏字画,关心文化现在不一样了,国画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得到提高,汉字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各种文化的节目也频频出演,这些都说明了中国文化正在回归。当然,肯定中国文化是一件值得赞扬的事情,但"战狼学者"的某些文章无疑是在挑战人们的底线。

在信息飞速运转的现代社会,如何才能迅速抓住人们的眼球要么是无底线地贬低自己,要么就是盲目的夸大自己,这两种极端例子存在各种舆论中。

诚然,学术言论是自由的,但像"大湘西起源说"这种言论只是收集了古代各家文集,然后全部糅杂在一起,这是一种学术论点吗

学术研究不是"大杂烩"

学者要秉着一种端正的态度,任何学术研究都不能张嘴就来,更不能把前人的研究都推倒,这不是一个学者该有的风度

杜钢建显然已经引起了学者界的"讨伐",他的《文明源头与大同世界》把20世纪的考古发现全都推翻,包括西亚两河流域、东亚大陆的中国同属于世界农业起源的中心,甚至可能改写世界历史的教科书。

杜钢建在书中为强行证明自己的论点,仅仅靠一种符号或一个图案就认定为一种文明的起源,这种草率的学术行为引起了部分学者的不满。

在没有文物考古和论证不足的情况下,杜钢建就想当然地认为德意志民族起源于战国时期,这也是一种荒谬。

在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时候,不能靠习俗传说,必须有确凿的文物证据,杜钢建显然忽视了这一点。

早在1930年,"中国考古学之父"就批评了这种"唯有文字才有历史价值"的文学偏见。台湾学者王汎森在论及中国近代新旧史料观时,也批评了文献为导向的古史重建。

这种对文字资料的"迷恋"认为只有记载在经书上的文献知识才是知识的源泉,这种研究即使下了很大的功夫,很多文学问题依旧无法得到正解。

杜钢建的重建世界历史观受到了重道轻器理念的影响,这种文化弊端在中国史上早就存在,才会导致一小部分学者只喜欢谈论抽象难懂的义理玄机。

缺乏把知识和经验系统化规范化的思想意识,这是一种缺乏深思的科学精神,不值得提倡。

作为一个严谨的学者,学术研究不能张嘴就来,更不能把"大杂烩"当作是自己的学术论点,不然只会贻笑大方。

在崇尚科学的现代社会,文学研究更要谨慎,尽管哗众取宠的文字能瞬间引起人们的关注,最终也会引起人们的反感。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文化自信而盲目自大,这种学术研究也只能昙花一现。想要做到真正的文化自信,肯定自己国家的文化即可,不可夸大。